无论是手机厂商还是笔记本厂商,都会在发布会上摆出很多漂亮的数据,比如性能提升百分之多少,销量达到多少万台等等。其中很多硬性参数是消费者可以进行基本判断的,比如根据处理器的型号就可以大致判断性能强弱。但有一项数据一直模棱两可,消费者把厂商宣传当作吹嘘,但也不知道准确的数据是多少,这项数据就是续航。
宣传都有夸大的成分笔记本厂商在发布产品的时候,总会对外宣传自家产品续航达到10小时以上,有些甚至达到20多个小时,如果底气足一点的厂商还会说出续航成绩是用什么软件测出来的,或者哪种使用环境可以达到这个成绩。那么厂商宣传的续航成绩真实吗?对于消费者有无参考意义。
厂商并没有公布续航测试细节
笔者也对这款产品进行了续航测试,同样也是播放1080P视频,设定的测试环境贴近实际:室温20°、电源模式为标准、屏幕200nits亮度(150nits偏暗)、视频码率为8Mbps(100分钟视频体积约为6GB)、播放软件Potplayer默认设置 硬解、音量为75%并使用耳机、连接WiFi、后台挂微信和QQ,最终这款产品续航时间为8小时20分钟。
厂商宣传的续航成绩确实是实测出来的,是真实的,但测试环境并没有对外公布,与正常使用状况下的续航成绩有比较大的出入,对比之后猜测可能在某些方面进行了特殊设置。所以说虽然厂商公布的成绩是真实的,但参考意义并不大,并不能直观反映笔记本的真实续航能力。
如何判断轻薄本的续航能力如果厂商宣传的续航成绩没有参考价值,那么现如今轻薄本的续航能力到底该怎么判断,大部分产品的续航时间是多少呢?影响轻薄本续航的因素有很多,但决定轻薄本续航能力的大致有两个方面:一个是电池容量,这个起到决定性作用;另一个是厂商设定的控制机制,这个起到辅助性作用。
一款轻薄本的电池容量,基本决定了这款产品的实际续航能力,电池容量越大,续航能力越佳,这个观点符合绝大多数产品。在第七代酷睿时代,电池容量与续航能力呈现一定的正比例关系。我们用来测试续航的软件为PCMark 8,模式为Work Accelerated(以Office办公、网页浏览、视频聊天为主要测试内容)。其比例关系大致为:10Wh电池容量可以维持1小时使用。
电池容量决定续航能力
专门提到第七代酷睿,是因为数据库中搭载第八代酷睿的轻薄本的续航成绩偏少,所以是否符合以上比例关系还需要更多的数据。不过以目前已有的数据来看,正比例关系依旧存在,只不过每10Wh能够维持的时间可能稍有变化。
所以在无法判断一款产品续航能力时,查看电池容量是非常必要的。目前多数轻薄本电池容量在50Wh-60Wh之间,这些轻薄本都能够提供超过5小时的续航时间(PCMark 8测试数据,下同),50Wh的轻薄本续航大约在5小时以上,接近60Wh的轻薄本续航能力在6.5小时以上。电池容量在40Wh以下的轻薄本,续航能力大约在4.5小时以下。
不过,随着笔记本厂商越来越重视续航,再加上第八代酷睿的普及,也出现了低电池容量有着高续航成绩的例子。除了工艺制程的进步,厂商的优化也起到一定作用。
于其说优化,不如说取舍,这一点做的比较明显的品牌是ThinkPad。ThinkPad产品在控制机制方面非常严格,由于是商务笔记本,所以性能方面并没有放的太开。无论是拷机测试还是理论性能测试,ThinkPad产品总是表现出“为了温度和续航放弃性能”的架势。这种取舍在商务笔记本上是合情合理的。
ThinkPad产品拷机时出现阶段性降频现象
所以判断轻薄本续航能力的最好办法就是查看电池容量和PCMark 8成绩,再配合PCMark 8成绩对于厂商的控制机制倾向进行一定了解。这样虽然无法得到准确的答案,但能够做到横向对比,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探究测试续航的合理方式笔者曾经认为目前使用PCMark 8测试续航存在着一个漏洞,那就是亮度。在以往的测试中,我们经常将亮度设置为75%,但考虑到不同产品的最高亮度不同,75%对应的亮度值也不同。所以这样测试下来对于亮度比较高的轻薄本不利。我们需要规定测试亮度。
但遇到一个问题,目前操作系统中并没有提供精确到nits的亮度调节方式。比如Windows 10系统,其仅提供了间隔为25%的调节档,想要进行1%的调节,需要进入控制面板的电源选项或调出Windows移动中心,操作稍显麻烦。而且笔者发现,Windows 10的亮度调节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对等关系,即亮度300nits的屏幕,其75%亮度并非是225nits。也就是说,屏幕亮度与Windows 10的亮度百分比的对应并不是一条直线,而是有特殊算法进行转换。
PCMark 8成绩对于更适合进行横向对比
我们可以通过专业仪器对亮度进行调整,精确至nits,但对于多数用户而言,或许只有0%、25%、50%、75%和100%五档亮度可选。所以,对于横向对比,规定测试亮度有意义,但对于用户而言,规定亮度几乎没有意义。
如果再联系到实际使用情况的话,我们会发现PCMark 8的测试方法为连续测试,虽然测试过程中涉及的项目比较全面,但很少有用户会进行不间断的连续使用,更多的情况下,在整个使用过程中,用户会经常停下来,轻薄本在整个过程中有很多“喘息机会”。所以PCMark 8成绩可以视为横向对比数据,但很难为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笔者的想法是,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加权关系。而且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在进行了一系列操作后电量剩余多少,而不是一款轻薄本续航能达到多少小时。因为每个人在不同场景下的时间是可以提前预知的,所以单一场景下所耗电量是可以预判的,将所有场景耗电量相加就可以得出总耗电量。相反,续航达到多少小时只是对单一场景的支持,多场景下意义不大。
在这个关系中,我们需要一个基准数据,这个基准数据就是PCMark 8成绩。基准数据与不同场景之间有对应关系,由这个关系可以得出某一场景下单位小时的耗电量。
举个例子,假如PCMark 8成绩与开会、高铁出行、Office办公的对应关系分别为2倍、1.25倍和1.5倍。那么如果小明明天有这样的安排:2小时开会,3小时高铁,2小时Office办公。那么我们可以根据这个时间安排,大致推算出一台轻薄本在经过这一系列操作之后的剩余电量。假如这台轻薄本PCMark 8成绩为4小时,那么其开会耗电25%,高铁耗电60%,Office办公耗电33.4%,综合耗电118.4%,也就是说,PCMark 8成绩为4小时的轻薄本无法满足小明的需求。
耗电量计算方法
但如果换作PCMark 8成绩为6小时的轻薄本,那么小明开会耗电16.6%,高铁耗电39.9%,Office办公耗电22.2%,综合耗电78.4%,剩余21.6%电量。那么小明应该选择PCMark 8成绩为6小时的轻薄本。
以上只是一个例子,其中PCMark 8成绩与各场景的对应关系还需要更多的数据进行模拟。只要其中的对应关系能够以公式进行换算,那么仅仅需要PCMark 8成绩,通过这样一个数学模型,用户结合自己的时间安排,就可以计算出一款轻薄本是否满足自己对于续航的需求。或许这样对于用户而言才最具有现实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