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分离是从无序到有序的过程,热力学第二定律说明从无序到有序的分离过程是一个熵减过程,因此不是一个自发的过程。分离技术不断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尤其是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的生物分子需要进行分离。生物分子具有种类多、结构复杂、稳定性差、浓度低等特点。从简单到只有一个单元的氨基酸,到几十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再到上百个氨基酸组成的三维结构的蛋白,其分子量越来越大,结构也越来越复杂,对环境越来越敏感,也越来越不稳定,因此分离难度也随着分子量的增加而增加。由于多肽及蛋白被广泛地用于生物制药,随着生物制药的快速发展,其分离方法也相对成熟。
介质孔径大小及孔隙率对生物分离的影响
除了粒径大小和分布会影响层析介质分离性能外,孔径大小、比表面积及孔隙率也是生物分离纯化介质参数之一。层析分离模式主要是分子与介质表面功能基团作用的结果,层析介质可及比表面积是影响其吸附载量的主要因素,可及比表面积是分子可到达的内孔表面积加上介质外表面积。由于内孔表面积占据整个比表面积的90%以上,而内孔表面积主要由孔径大小,孔隙率来决定。孔径越小比表面积越大,但如果孔径太小,目标生物分子进不去,这样的小孔及其表面积对分离是没有作用的。孔径太大,比表面积也会降低,因此对于不同分子量大小的生物分子,有个的孔径大小,其可及表面积,分离。比如用于抗l生素这类分子量小的生物分子,孔径一般选择小于30纳米以下,而对于抗l体蛋白分离纯化的介质一般选择孔径在100纳米左右,而对于病毒这种大尺寸的生物体,需要400纳米以上超大孔的介质。超大孔径介质制备技术难度极大,这也是为什么目前没有好的层析介质可以有效分离病毒的原因之一。
2020年伊始,肺l炎疫情冲击着全球生产活动。一时间,供应链循环受阻,全球产业链随之面临着结构性洗牌的局面。打造完整的产业链,成了近期的热门话题。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苏州工业园区已深刻地嵌入到全球产业链中。面对疫情的冲击,园区以协同为基,打响了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的“攻l坚战”。
围绕以生物医l药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园区在“任尔东西南北风”的现实中,淬炼“千磨万击还坚劲”的产业思维,构建引l领的“很全产业链条”、打造强者恒强的“很强产业集群”、培育赋能的产业生态,全力锻造“拆不散、搬不走、压不垮”的“一号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