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收购ACF  石英加热管,  800  T型槽试验平台  求购ACF  深圳回收ACF  回收ACF  T型槽装配平台  求购日立ACF  T型槽地梁 

产品经理无路可退詹妮弗劳伦斯艳照

   日期:2024-02-25     作者:产品之术    浏览:39    评论:0    
核心提示:这是花生酱的第129篇原创做最高效能的产品经理正文共:3134字 1图预计阅读时间:8分钟不知不觉我已经快30岁。2021年的3月2日是一个不出奇的周二,所以不出意外我将会在繁忙的工作中,匆匆度过自己
这是花生酱的第129篇原创
做最高效能的产品经理正文共:3134字 1图预计阅读时间:8分钟
不知不觉我已经快30岁。
2021年的3月2日是一个不出奇的周二,所以不出意外我将会在繁忙的工作中,匆匆度过自己28岁的生日。做产品这件事虽然从高三暑假折腾手机ROM开始,但正式的产品经验,刚刚即将满五年。五年是产品人普遍的第一个大周期,在五年左右这个时间点,处在什么样的环境、做着什么样的产品,基本决定了后续的发展方向:做B端的不太可能突然转到做游戏研发,做社交、社区的也不太可能放弃C端的理想。方向更确定了,机会也收紧了。一般的10人产品团队,不太可能全部招5年以上经验的PM,都会新老搭配,以建设人才梯队,最大化效率。这五年我做得如何呢?不能说好,也不能说不好。做得好的PM已经在5年之期,升上了管理岗位,再好点的已经作为产品总监站在了发布会上,发布某闪。对比和他们发展路径的不同,也复盘了自己前五年的一些决策,不乏一些很好的机会:比如应届毕业的时候可以坚守游戏数值策划方向,当时和我配合的系统策划目前已经是一线工作室的主策了。但复盘也是有周期的,放在五年周期来看,也许是更好的选择,但放十年,就未必了。所以,对错都是相对的。无需过分在意自己过去某一个周期(3年、5年)内的选择,多看看自己做对了哪些事,并把这些经验应用到下一个周期内,才是复盘的意义。关于做对的事,背后都有我的逻辑和思维。这些思维,放在一两年前的我,是绝对不会拿出来说的。原因是它们实在太宝贵,以至于无数次救我于窘境,人性之中多少还有些吝惜,其次有些关键点我还没有检验到,担心传讹。但到了五年之期,它们都渐渐清晰,而我也在重新思索下个周期新的宝贵思维,所以不妨拿出来帮助后来人,也照亮自己前路。第一个思维其实就是上文所隐含的思维,即周期思维。周期思维相信大家都在很多内容里面见过,比如讲产品的二次增长曲线、讲跃迁、讲转型,都会用到类似的理论。幸运的是我很早就认知了周期,也做了一些有用的决策。比如当我4年前开始产品写作时,我已经预判到了这会是一件蛮难的事情,容易露怯不说,还很难衡量价值,一直在怀疑自己如果花时间去做别的事情,会不会收获更多。但我说服自己的一个核心点就是:不出意外当我到了下个产品周期(五年之期),我将会在某个领域深耕,就像从本科到硕博一样,我的认知将更加深化,但很难在广度上拓展,所以如果我想做一次产品知识的广泛梳理,我最多只有五年时间。所以我用周期思维,看到了一个决策的稀缺性,而稀缺性仿佛一期一会,这给了我极大动力去把它落地。结果也证明是对的,我在4年期左右出版了一本通识类、新手向的《产品高效攻略》,作为一个总结。而花最多时间去研究前人产品方法论、经典书籍的,也就是那么两三年。横向对比此刻的产品方向兼职写作者,你会发现主流创作群体依然是3年左右的PM,5年以上的寥寥。所以外行会觉得,刚入行三年,怎么有资格输出、指导别人?但经过上面的例子你会发现,正是这些人才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做产品方法论广度的拓展和思考,他们的付出是非常有价值的。总结周期思维的价值就在于,你能够不以永恒为标准去看一些事情,从而发现一些机会点的稀缺性。当你觉得总有时间去和亲人团聚,总有机会去重新开始,你就永远不会践行一些困难且正确的事情,这一点望诸君谨记。第二个思维是在决策之后的落地层面,我称之为相对思维。这里我讲讲我那本书名字背后的故事。之所以把我的产品书籍命名为《高效产品攻略》,其实每个字都是斟酌再三的。最后定下来这个名字,核心就在于高效和攻略两个词。攻略比较好理解,早年玩过单机游戏的都知道,我们遇到一个陌生关卡的时候,总喜欢先看攻略,去找到那些坑和最佳的通关方式,所以攻略的含义在于:这不是一本大而全的字典,也不是一本晦涩难懂的专著,其核心就是便捷且有针对性,能够让看完的同学,迅速通关产品新手期。而高效其实是我一直推崇的价值观,以有涯之生求无涯之知,殆矣。放眼当前的产品书籍,其中大而全的无非都是全职写作者和机构创作的,而兼职写作者受限于精力,往往只能从某一角度去提供价值。大而全的书籍往往官方且权威,而产品届最需要质疑的就是权威,因为发展太快,且形势复杂,权威很难时时奏效。我们无限崇拜的权威,在某些方面也遭受极大质疑,比如微信、360等衍生的产品方法论。所以如何能够迅速掌握在某些特定情况下的关键思考,是非常有价值的。《高效产品攻略》并不适合作为产品圣经来深究,但面临书中提到的B2B业务、科技转型、AI创新等问题时,里面会有很多深刻且鲜活的思考。所以相对思维其实是:你并不需要面面俱到地做到每一个领域的最佳。比如我的实体建模能力、增长实验能力其实不算优秀,但用户研究、产品架构、平台运营能力还算突出,这是我独有的经历中曾经面临的问题,对我能力模型的塑造。不需要做到全盘皆优,只需要在你每一步面临的竞争当中,找到那些关键点,在这些点上,能够做得比其它人相对稍稍出众一些,即可。相对思维,就是我所讲的高效攻略内核,认知到这一点,你会更懂我为何如此推崇高效,也能看到更多捷径。第三个思维是提效层面的,既然要高效,就需要借助工具。人类相比于其它物种,有更多的智慧。而智慧的表现形式,就是工具的使用。我很喜欢钻研工具、体验工具产品。一个工具产品的背后,一定是某种思维和方法论。比如少楠的flomo背后,就是对信息粒度的高度抽象,flomo能够把笔记打散,变成一条条动态,这就是碎片化记录生活的一种体现。我之所以看好flomo也是因为这点:我们现在的生活无限高效,被切成无数个碎片,能够心无旁骛地阅读5分钟书籍,已是幸运。诸多快速内容消费产品(快手、抖音)的蓬勃发展,更加助长了这种趋势,所以flomo的产品方向,是面向未来且无限光明的。工具产品用多了,看多了,对交互设计的感觉和产品洞察力的提升有很大帮助。在对flomo的研究中,我会对它的时间线和信息结构产生兴趣,进一步看了很多少楠的博客,学习了很多他对于工作流的解读。在尝试使用随机漫步等功能后,更直接地感受到了这种工具和方法论对我的提效。进一步还拓展了社交圈,认识了很多少楠身边的朋友。有了对广泛工具产品的深入研究,我很少会面临工具选择的困扰,几乎很快就能发现一个工具的设计思路和痛点所在,加上工作中对业务的了解,还对很多内部工具提出了最终被采纳的建设意见。这个过程,让我产品设计能力成长速度飞快,大家不妨实践一下试试。最后,做个总结:以上三点算思维也好,学习方式也罢,是真实发生在我身上的一手经验。总结起来就是:第一,看清自己的周期,在每个周期内,做最稀缺和价值最大的事情。第二,追求相对胜利,把有限的资源投到能相对脱颖而出的方向。第三,研究工具,从产品设计倒推理念和方法论从而获得深度洞察的能力。这三件事对于PM来说,尤其是在头五年的周期内,尤为重要,足够帮助解决进阶路上80%的case。未来的我作为面临的是更大且更复杂的问题,比如抛开产品设计层面,如何定义商业模式并推动组织优化;比如抛开用户体验,如何权衡商业价值;比如不仅仅面向用户,如何推行自己产品理念向诸多运营、业务角色落地。在这个实战的过程中,我还会有新的思考,等这些思考点不断被印证,我还会跟大家交流。当然这个周期不会太久,如果你有难解的问题,欢迎留言,我会整理我的思考跟你交流。做产品是一个一往无前的过程,沿途有风景也有错过,常常总结,且行且珍惜。
作于2021年2月1日凌晨1点愿诸君 平安喜乐 顺颂商祺· Peace&Love ·
我的简介:花生酱|高效能产品人/公众号「产品之术」主理人/著有《高效产品攻略》/《少数派》专栏作家/不追热点只写深度/欢迎关注公众号加我微信交流rameborder="0" data-datakey="1612460662448_0.9418625361093802" data-uid="1612460662446" data-type="1" data-product="" data-templateid="list" data-pid="28554979" data-color="#fa7834" data-categoryid="3" data-appuin="3084391334">
原文链接:http://www.souke.org/news/show-310439.html,转载和复制请保留此链接。
以上就是关于产品经理无路可退詹妮弗劳伦斯艳照全部的内容,关注我们,带您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标签: 产品 周期 高效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