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测试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是伴随着软件的产生而产生的。在早期,测试只是整个软件开发过程的一个阶段。
测试与调试含义相似,目的都是排除软件故障,常常由开发人员自己来完成。直到1957年,软件测试才开始与调试区别开来,成为一种发现软件缺陷的活动。在很多人的观念中,开发是一种创造价值的劳动,而软件测试只是整个开发过程结束后的一种活动。
1972年,北卡罗来纳大学举行了首届软件测试正式会议。
1975年,约翰·古德·因纳夫(John Good Enough)和苏珊·格哈特(Susan Gerhart)在IEEE发表了文章《测试数据选择的原理》,软件测试才被确定为一种研究方向。
1979年,格伦福特·迈尔斯(Glenford Myers)的《软件测试的艺术》(The Art of SoftwareTesting)成为软件测试领域的第一本重要专著,迈尔斯给出了软件测试的定义:“软件测试是为发现错误而执行一个程序或者系统的过程”。尽管在这位大师眼里,软件测试还是艺术,但是,书中除了介绍众多的测试经典方法之外,还向人们揭示了测试的目的是证伪,而不是证真。
1981年,比尔·赫策尔(Bill Hetzel)博士开设了一门公共课“结构化软件测试”,后来他出版了《软件测试完全指南》(The Complete Guide to Software Testing)一书。
1988年,戴维·吉尔佩林(David Gelperin)博士和比尔·赫策尔(Bill Hetzel)博士在《美国计算机协会通讯》(Communication of the ACM)上发表了《软件测试的发展》(The Growth ofSoftware Testing),文中介绍了系统化的测试和评估流程。
直到20世纪80年代早期,软件行业才开始逐渐关注软件产品质量,并在公司内建立软件质量保证部门。随着软件开发的发展,软件质量保证部门的职能转变为流程监控(包括监控测试流程),这时,软件测试从质量保证中分离出来,具有了独立的组织职能。
随着软件行业的不断发展,软件质量保证越来越重要,而软件测试也逐渐转变成一种行业,帮助开发人员逐步提高软件产品质量,力争让客户满意。
1.国外软件测试现状
在软件比较发达的国家,特别是美国、印度、日本、爱尔兰等国家,软件测试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产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软件测试在软件公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曾在马萨诸塞州技术学院的一次演讲中说:“在微软,一个典型的开发项目组中测试工程师要比编码工程师多得多,比例大约是2∶1,花费在测试上的时间要比花费在编码上的时间多得多。”目前,很多国外大公司都有独立的测试团队,测试人员与开发人员大致比例为1∶1。
(2)软件测试理论研究蓬勃发展。
国外每年都会举办测试技术年会,技术专家会分享大量的软件测试研究论文,从而引领软件测试理论研究的最新潮流。
(3)软件测试市场空前繁荣。
HP、Compuware、Macabe、IBM、Borland 等都是著名的软件测试工具提供商,它们出品的软件测试工具占据了大部分国际市场,已经形成较大的软件测试产业。
2.国内软件测试现状
20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各地相继成立了软件测试机构,提供相应的测试服务。
在2001年以后,随着中国软件外包行业的发展,国内兴起了一大批从事软件测试、软件外包的服务公司,国内大型国有或民营企业以及军工航天企业也逐步开始重视软件测试,国内软件测试人才的需求量不断扩大,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
各大公司都相继成立了质量部门和软件测试部门。目前我国软件测试人员与软件开发人员的比例是1∶8,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
目前中国软件测试行业正处于蓬勃发展的大好时机,软件公司日益重视软件产品的质量,软件测试必不可少。随着国家各种优惠政策的出台,目前在北京、上海、广州等超大规模城市,对软件测试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
另外,大连、深圳、南京、苏州、无锡、重庆等城市都被国务院定为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因此,软件测试外包服务人才缺口很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