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继续带领大家品读《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今天介绍一下,官场上面的常青树——盛纮,为官稳扎稳打步步高升,根本原因在于,盛纮看透了党争,宁愿一步一个脚印儿,一点一点儿的争取前程,从来不冒险,抱着侥幸心里,参与党争。
在原著里,盛纮是一个文人,还是一个有远见卓识的文官,他深知结党营私的风险太大,所以从来不拿盛家的门楣来打赌,一个从小过惯了苦日子的庶子,深知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所以为了保住眼前得来不易的富贵,宁愿做个纯臣。
从唐朝的玄武门之变到清朝的九子夺嫡,每一次皇位的争夺战,伴随着朝堂内部的大清洗,那些站错队的,那些孤注一掷赌错了家族命运的,有的满门抄斩甚至株连九族;有的抱对了大腿的,在风口浪尖赌对了皇储的,无一例外的是飞黄腾达、鸡犬升天;但是这种富贵的日子,未必会长长久久。
古代的皇帝多疑、寡恩,有多少忠臣义士,最后面临“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的悲惨命运,由此可见,即使抱对了大腿,也不能保证一生的荣华富贵。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已经是难能可贵的怀柔政策了。
对于文人出身的盛纮来说,饱读诗书,纵观历史,对官场上的这种瞬息万变,已经看透了。所以与其抱错大腿,站错了队,倒不如不抱大腿,做好自己的本分,才是为官长久之道。
原著里盛纮的大女儿华兰议亲的时候,盛纮的官场同僚兼同年——时任开封府尹的邱敬大人也来为儿子向盛家提亲了。盛家和邱家有同年之谊,两家知根知底、门当户对,邱敬的儿子模样品行也都不错,但是邱家却有一处致命伤,就是邱敬早早地参与了党争,这为盛纮所不喜,但是毕竟同年一场,盛纮时时劝说邱大人:
可千万莫要牵扯进立储大事中去,京城里那么多公侯伯府,都门儿精,有几个掺和进去的!当初先帝爷即位也算顺当了,可也夺了好几个没眼色的爵位,撤了不知多少一二品的大员,何况我等。
盛纮劝说了好几次,无奈邱敬听不进去,执意富贵险中求,觉得赌赢了邱家鸡犬升天,为了更大的富贵,愿意拿着身家性命去赌。盛纮不敢拿着盛家的家族命运去打赌,害怕输了一败涂地。
最终盛纮没有同意邱家的婚事,就像盛纮说的:他邱家愿赌,咱们可不能拿华儿来赌,要是弄个不好,咱们全家被牵连也是有的。
原著里最后借明兰之口,说了邱家最后的下场,邱敬因为过早地参与党争,还没有等到三王爷被立储,就被人弹劾下狱,然后死于流放。最终这个三王爷也没有皇帝命,邱大人也白白死了,最后也没人替邱家翻案。
相对于邱敬的身败名裂,盛纮为官小心翼翼,后来即使调到京城做官,因为京城里面风雨飘摇、储位不明,盛纮宁愿到清冷衙门工部做个工部郎中,也不挤破脑袋进入热门的衙门——吏部、户部,相对于锋芒毕露,盛纮宁愿明哲保身,尽管依靠他的政绩和人际关系,他未尝不能进入好的部门,但是为了保全盛家,不沾惹是非,盛纮宁愿不显山不露水。
就像盛老太太说的,官场上的老爷们没有一个不聪明的,尤其是在京城里,天子脚下,水更混。有些人人心不足、自以为聪明,把赌注压在皇储身上,但是却未必能押对。与冒险求取富贵相比,守拙更保险。
盛纮从不参与党争,在他的影响下他的儿子长柏也从不参与储位之争。所以当皇帝听说顾廷烨要娶盛家女儿的时候,是放心的。顾廷烨娶个普通文官的女儿,尤其是一个从不参与结党营私的文官的女儿,究其根本而言,更符合皇帝的利益。
知否原著里也描述过风云诡谲的夺嫡斗争,京城里两次发生混乱,牵连在内的文臣武将更是不计其数。然而盛纮却因为持身公正,从不参与党争夺嫡,为官谨慎、从不盘剥压榨百姓,更不轻易得罪一个人,盛家的兴旺之势,厚积薄发。
从盛纮谨慎小心到盛长柏沉稳大气,盛家作为古代的文官家庭,步步为营,为自己的家族命运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盛纮作为封建士大夫从为官上来说,还是比较成功的。
党争夺嫡历来是宫廷政变中最难把握的。盛纮能够做到谨慎小心,又这么清醒,是非常难得的,一个大家族的冉冉升起,在于掌握家族命运当家人的清醒掌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