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的“冠”就是帽子的意思,但在字源上和礼仪的起源上,“冠”与帽子是根本不同的。
“冠”是男子头上的装饰物或标识物,即头饰,形状是一个中空的圈,即用竹、木等打制或编制的一个冠圈。冠顶部有一个横梁,叫衡笄,有固定冠的作用。冠的两边垂下两根丝绳,叫缨。男子成年后加冠,举行冠礼,就是将这个冠固定在头上。冠礼是士礼,庶民平民没有资格用冠。一般庶民平民头上戴的叫“帻”,即男子包裹鬓发、遮掩发髻的巾帕。帽子作为一个服饰类别,到汉代才有。所以,秦汉之前,有冠,没有帽子。秦汉之后,有帽子,冠一直都有。清代废除冠礼,冠和帽子就一个意思了。
按《仪礼--士冠礼》的规定,加冠的具体操作如下:第一步,戴冠前,需要先盘发髻,然后用一块淄帛将盘好的发髻包住。第二步,将冠卡在发髻上,一直卡到冠顶部的衡笄。第三步,用一根发笄贯穿冠圈与发髻,即将发髻与冠圈固定在一起。第四步,将两边的缨从下巴处系起来,把整个冠固定在头上。
古典社会条件下,冠礼一直是非常重要的人生事项和社会事项,加冠是成年的必要程序和法定手续,男子加冠后才能婚配。男子不到二十岁结婚的,必须提前加冠。本来加冠是一件很神圣庄严的事情,但到了清朝,一群从山窝里出来没见过天日的贱民,把所有人都当做奴才,不懂得士礼的尊贵与崇高,冠礼被逐步废止,中华民族作为礼仪之邦,真是可惜了。清人学习儒家文化,只是皮毛。
男子二十岁加冠,称弱冠。《礼记--曲礼上》载有:“二十曰弱,冠。”唐代孔颖达疏《礼记》时解释说:“二十成人,初加冠,体犹未壮,故曰弱也。”表明古代时,二十岁的贵族男子,要举行加冠礼以示成年,但身体还未发育强壮,所以称弱,而弱是年少之意。
男子二十岁正是最强壮的时候,怎么会弱呢!弱的本义是充沛、源源不断的意思,所谓弱水三千是也。柔弱的意思,大约是从弱水的水引申出来的,但弱冠的“弱”肯定不是“体犹未壮”的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