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收购ACF  石英加热管,  800  T型槽试验平台  求购ACF  深圳回收ACF  回收ACF  T型槽装配平台  求购日立ACF  T型槽地梁 

论语前十章解读及新时代意义探究(论语重要章节的理解)

   日期:2023-06-06     浏览:49    评论:0    
核心提示:[知识清单] 《〈论语〉选读》中的成语 《论语》在文学方面具有自己独特的价值。《论语》的语言简明流畅,含蓄隽永,其中的许多后来成了格言、警句或成语,比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岁寒而后知松柏

论语前十章解读及新时代意义探究(论语重要章节的理解)(1)

[知识清单]

《〈论语〉选读》中的成语

《论语》在文学方面具有自己独特的价值。《论语》的语言简明流畅,含蓄隽永,其中的许多后来成了格言、警句或成语,比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岁寒而后知松柏之后凋”“杀鸡焉用牛刀”“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等等。它丰富了民族的语言宝库,至今仍活跃在我们的语言生活中。

第一课 为政以德

众星拱北:天上众星拱卫北辰。旧指有德的国君在位,得到天下臣民的拥戴。拱,环在周围保卫着。北,北辰,北极星。

足食足兵:粮食富足,军备齐全。

节用爱人:节约财用,爱护百姓。

陈力就列:指贡献出自己的才能去担负职务。陈力,献出才力。就列,归入行列。

开柙出虎:原指看管的人没有尽责,使笼子开了,老虎出来了。后比喻放纵坏人。

既来之,则安之:把远人招来之后,就要使他们安定下来。“来”“安”都是使动用法。“之”指代上文的“远人”。现在指既然已经来了,就应该安下心来。“之” 虚化,起补充音节作用。

分崩离析:指当时鲁国不统一,已被季孙、孟孙、叔孙三家分割。孔子哀叹国家的没落。分崩,破裂。离析,散开。后用以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不可收拾。

大动干戈:发动战争。干戈,泛指武器,比喻战争。现多比喻兴师动众或大张声势地做事。

祸起萧墙:指祸患起于内部。后用以指内部出乱子。也指家庭成员中自起矛盾造成祸患。

持危扶颠:扶助将要倾倒的。比喻扶持大局。

鸣鼓而攻之:比喻大张旗鼓地加以声讨。 攻,声讨。

风行草偃:风吹过的时候,草就倒伏。旧时比喻用仁德感化,人们自然心悦诚服。风行,风吹过。偃,倒伏。

化若偃草:形容教育或感化的力量很大,如风过草倒一般。偃草,草被风吹倒。

第二课 克己复礼

克己复礼:抑制自己的私欲,使言行都合于礼。

是可忍,孰不可忍:如果这个可以容忍,那么还有什么不可以容忍。表示绝不容忍。

名正言顺:原指名分不正,道理就讲不通。后指做事名义正当,道理也说得通。也指做事理由正当而充分,含有理直气壮的意思。

名不正,言不顺:指名分不正或名实不符。

手足无措:手脚不知放到哪儿好。形容举动慌张,或无法应付。措:安放。

犯上作乱:①触犯上级,闹乱子;②指叛逆活动;③历代剥削阶级把人民的反抗、起义诬蔑为“犯上作乱”。

第三课 待贾而沽

愚不可及:原指装傻,别人无法赶上他。后指极其愚笨。指处于不利局面善于装糊涂的人。

笃志好学:一心一意爱好学习。

待价而沽:等待高价出售。比喻某些人等有了好条件或待遇才肯出来做事。也比喻怀才待用或待时而出。

韫椟待价:把玉藏在匣子里,等待高价出售。比喻怀才待用或怀才隐退。

韫椟未酤:藏在匣子里还未出售。比喻怀才待用或怀才隐退。

道不同,不相为谋:走着不同道路的人,就不能在一起谋划。比喻意见或志趣不同的人就无法共事。

不相为谋:相互之间没法商量。指彼此观点不同,不宜共同谋划事情。

第四课 知其不可而为之

知其不可而为之:明知做不到却偏要去做。表示意志坚决。有时也表示倔强固执。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不参加劳动,分不清五谷。后多用于形容脱离劳动和脱离劳动的人。 五谷,通常指稻、黍、稷、麦、菽。

无人问津:没有人寻问渡口。比喻无人过问,受到冷落。也比喻无人探索、尝试。

深厉浅揭:遇到深水就连衣涉水,遇到浅水就撩起衣服过河。比喻做事要因时因地制宜。

第五课 仁者爱人

一以贯之:始终如一、有始有终、善始善终。

博施济众:广泛地救济困苦的人。形容人广施恩惠,使人们免于患难。

立人达人:帮助人建立功业地位。

能近取譬:能够就近拿自己作例子来比方别人。指推己及人,将心比心。也指能用就近的事物来做譬喻。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所不愿意的,不要施加给别人。

安老怀少:使老年人安逸,使年少者归心,形容使人民生活安定。

一匡天下:纠正混乱局面,使天下步入正轨。引申为统一天下。

被发左衽:指像少数民族那样处于落后状态。也指沦为夷狄。

第六课  君子之风

志士仁人:原指仁爱而有节操,能为正义牺牲生命的人。现在泛指爱国而为革命事业出力的人。

杀身成仁: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后泛指为了维护正义事业而舍弃自己的生命。

成仁取义:为正义而牺牲生命。

恶衣恶食:粗劣的衣食。形容生活俭朴。

患得患失:担心得不到,得到了又担心失掉。形容对个人得失看得太重。

无所不至:指没有不到的地方。也指坏事都做绝了。

不改其乐:不改变自己的快乐。指处于困苦的境况仍然很来快乐。

箪食瓢饮:一箪食,一瓢水。形容生活贫苦。

乐以忘忧:快乐得忘记了忧愁。形容非常高兴。

乐在其中:快乐就在这里。

饮水曲肱:喝冷水弯曲胳膊当枕头用。比喻清心寡欲,安贫乐道的生活。

浮云富贵:把富贵看成飘浮的云彩。比喻把金钱、地位看得很轻。

乐山乐水:原指有人喜爱山,有人喜爱水。后喻各人所好不同,性情动静各异。

死而后已:到死才停止。指把毕生的精力全部贡献出来。常与“鞠躬尽瘁”连用。

任重道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

驷不及舌:驷马虽快,也追不上说出的话。指话一出口就难以收回。或说话应当慎重。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比喻事实既成或话已出口,不可挽回。

第七课  求诸己

文过饰非:用虚伪的言辞来掩饰错误。

言过其实:原指言语浮夸,超过实际才能。后也指话说得过分,超过了实际情况。

不舍昼夜:不分白天黑夜,日夜不停。比喻夜以继日。

后生可畏:青年人是新生力量,往往超过前辈,这是可敬畏的。

计过自讼:省察自己的过错而内心自责。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整天吃得饱饱的,却什么事情也不考虑。

第八课  周而不比

周而不比:关系亲密但不相互勾结。

群而不党:与众合群,不结私党。

观过知仁:通过一个所犯过错的性质,就能知道他的为人。

言不及义:所说的话没有一句说到正经的道理或事情。指不说正经话,尽说些无聊的话。

好行小惠:喜欢卖弄小聪明。后也指爱施小恩惠。惠,同“慧”,聪明。

直谅多闻:为人正直,守信用,而且见识广博。

以德报怨:用恩惠报答仇恨。形容对人宽容,不仅不记仇,反而给他好处。

以直报怨:用公正报答仇恨。

以德报德:拿恩惠来报答恩惠。指把恩惠施予对己有恩的人。

以人废言:因为这个人有不足的地方而不采纳他的正确意见。

善与人交:善于跟别人结成朋友。

以文会友:通过诗文、学术活动来聚会或结交朋友。

第九课  出辞气远鄙倍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人到临死时,他说的话是善意的。

巧言令色:原指铺张修饰没有实际内容的语言或文章,后多指虚假而动听的话。

言必有中:不说则已,一说就说到点子上。形容说话中肯。

一仍旧贯:完全按照旧例行事。

侃侃而谈: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

第十课 学以致其道

食无求饱:吃饭不要求饱足。

居无求安:指不去一心追求安适舒服的居所。

温良恭俭让:原意为温和、善良、恭敬、节俭、忍让这五种美德,这是儒家提倡待人接物的准则。形容态度温和,举止文雅。现也形容态度温和而缺乏斗争性。

异端邪说:不符合正统思想的、被认为有严重危害的思想、言论。

言而有信:说话讲信用。

文武之道:本指周文王、周武王治理国家的法令制度、礼乐政教。后泛指宽严相济的治国修身之道。

第十一课 诲人不倦

诲人不倦:教人时不嫌疲劳。形容教导特别耐心。

有教无类: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

安贫乐道:安于清贫,乐于实践自己所信奉的思想。古代思想家所提倡的立身处世的态度。

举一反三: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许多事情。即“一隅三反”。

述而不作:只阐述前人的学说,自己并不创新,指没有新的见解。

信而好古:信奉并爱好古代文化。

爱素好古:爱好朴质,不趋时尚。

闻一知十:听到一点就能理解很多。形容善于类推。

各得其所:每个人或事物都到了合适的安置。各自得到所需的东西。

告往知来:告诉了这一点,就可以知道另一点。比喻能明了事物的因果同异的关系,据此知彼。

切磋琢磨:古代把加工兽骨、象牙、璞玉、金石分别称为切、磋、琢、磨。后比喻道德学问上的互相研讨、砥砺。

绘事后素:①指先有白色的底子,才能进行彩绘;②比喻礼乐产生于仁义之后,或比喻做事先从简单做起,然后逐步深入;③今也比喻有良好的质地,才能进行锦上添花的加工。

第十二课  高山仰止

高山仰止: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

斐然成章:①富有文采,多形容文章的文辞生动;②形容成绩或声名显著,含褒义。

用行舍藏:被任命就出来干一番事业,不被任用时就退隐。

暴虎冯河:①空手打老虎,徒步过大河,比喻有勇无谋,冒险蛮干;②比喻果敢勇猛。

临事而惧:遇到事情而有所惧怕。指遇到事谨慎处理。

登堂入室:登上厅堂,进入内屋。比喻学问和技能由浅入深,达到更高的水平。

莞尔而笑:形容微笑的样子。

割鸡焉用牛刀:杀鸡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做小事不必用大的力量去做。

喟然长叹:因感慨而叹气。

仰之弥高:愈仰望愈觉得其崇高。表示极其敬仰之意。

循循善诱:善于有步骤地引导别人学习。多形容教育得法。

欲罢不能:想停下来也收不住。

门墙桃李:尊称他人培养出的学生。

卓尔不群:形容才智和道德优秀卓越,超出常人。

博闻约礼:见闻广博,用礼约束自己行为。

第十三课  沂水春风

春风沂水、沂水春风:原意是大人与儿童在沂水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指放情自然、旷达高尚的生活乐趣。

沂水舞雩、沂水弦歌:谓知时处世,逍遥游乐。

第十四课  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 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

过犹不及:事情做得过分,就如同做得不够一样,不合适。

和而不同:虽然与人和睦相处,但不盲从附和。

无适无莫:对人没有什么亲疏厚薄。也指无可无不可。

第十五课 敬鬼神而远之

慎终追远:慎重地办理父母的丧事,虔诚地追祭远代的祖先。

敬而远之:尊敬他而又有所顾忌而不去接近他。既不得罪他,也不接近。

先难后获:先辛苦而后收获。形容不坐享其成。

[典题导学]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一 填空题

【题型分析】 命题人为了确保填空题答案的唯一性,一般都会在填空处的前后增设必要的语言提示,这些语句不但是理解阅读材料的重要依据,也是推断填空内容的重要凭借。考生要通过这些语句的语法和语义分析,确定填写词语的词性和含义,然后再根据要求回到原文寻找对应的词语。

例1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子曰:“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论语·宪问》)

子路问成人[注]。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论语·宪问》)

【注】〔成人〕全人,完美无缺的人。

1.甲段文字中孔子将“贤者”分为四个等级。《论语》选读教材中提到的人物当中________和________属于第一个等级。

【示例】 长沮 桀溺

【解析】 避世之人,就是与孔子为代表的积极入世者相对的隐士们。注意文字书写即可。

〖参考译文〗

孔子说:“贤德的人在政治昏暗的时候就离开官场而归隐;其次,在动乱的时候迁到安定地带;再次,发觉别人的脸色不对,礼貌不周,就避开不再见面;又次,当与人说话不合时就避开不谈了。”

子路问什么是完美无缺的人。孔子说:“像臧武仲那样智慧,孟公绰那样寡欲,卞庄子那样勇敢,冉求那样多才多艺,再用礼乐来修饰,也就可以说是完美无缺的人了。”又说:“现在的完美无缺的人哪里一定要这样呢?看见利益能想起该得不该得,遇到危难敢于献身,经过长久的穷困日子都不忘记平日的诺言,也可以说是完美无缺的人了。”

题型二  简答题

【题型分析】 题目给定一段或几段古文,要求考生阅读并进行分析,评价其思想内容。传统文化经典阅读表面上看只是给出一两个点让你理解、分析和评价,其实,该语段背后反映的是诸子百家的思想。如果说语段思想内涵只是一个“点”,那么,这个“点”背后是这位思想家广阔而深厚的思想这个“面”。因此,理解“点”,须有“面”的支撑,也就是说,考生必须对诸子百家的思想内涵及其具体表现有全面而准确的理解。

例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子路拯溺而受牛以谢。孔子曰:“鲁国必好救人于患也。”子贡赎人而不受金于府。孔子曰:“鲁国不复赎人矣。”子路受而劝德,子贡让而止善。 (《淮南子》)

2.从上文中可以看出孔子具有一种怎样的义利观?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 孔子重义重德,不完全排斥利,也不因利而害义失义,不为义拒利而害义。

【解析】 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经典的理解和评价”的能力。第一则材料中的“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明确了“义”与“利”关系:合于义之利可取。第二则材料,孔子赞同子路“拯溺而受牛”的做法。二者结合可知,孔子虽主张以“义”为先,但并不排斥“利”。

3.请用孔子的义利观简析“子路受而劝德,子贡让而止善”所蕴含的道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 子路救人受谢,义利两全,既合乎道德又合乎人性,行义获利对行善是一种鼓励,因此可推动助人之风。子贡重义让利,虽然合乎义,但是拒利反而害了大义,以致“让而止善”,这会让许多想行善者望而却步。义与利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重义崇德并不意味着要轻利。

【解析】 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经典的理解和评价”的能力。注意材料二中的“劝”字,其意为“鼓励”。“劝德”指的是“激励他人做有德行的事,鼓励他人善事”。子路助人,是行善,维护了大义,也激励他人行善。后者是子路个人受利为小利,劝人行善为大义。而子贡的做法,彰显了个人的德行,却让德行不如他的其他人或因“义”“利”之故而放弃行善。故而子贡的做法不可取。

〖参考译文〗

孔子说:“每天吃粗茶淡饭,喝点水,头垫着弯曲的手臂睡觉,乐趣就在这中间。用不义手段而使自己大富大贵,这些对我来说,就如浮云般轻。”

子路救起了一个溺水的人,人家送了一头牛作为报答。子路接受了。孔子说:“鲁国人(以后)一定会勇于挽救溺水者了。”(鲁国有条法律,谁把流落在外为奴的鲁国人赎回来,可以向公家请赏。身家富足的)子贡花钱赎回了鲁国人,但他不接受官府的赏金。 孔子说:“鲁国(今后)只怕没人愿为同胞赎身了。”子路救人接受了谢礼是鼓励人们行善,子贡救人却不要酬谢是阻止人们行善。

[解题指津]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中国传统文化经典阅读的理解、分析和评价,实际上就是对儒、道、法、墨各家代表人物思想的考查。全面而又扼要地梳理相关人物的思想要点就显得极为重要。譬如,孟子的性善论、义利观、民本与仁政思想;荀子的性恶论、礼制说、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老庄的无为而治、天人合一、安时处顺、朴素辩证法思想;韩非子的性本利、法制思想;墨子的兼爱非攻、尚同尚贤、节用节葬思想。

1.筛选填空题

命题人要求考生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根据指定的信息筛选出关键词语,完成规定的阅读任务。多数填空题会用引号明确标识出所填的词语来自原文,有的题目还会通过空格个数的形式,暗示考生所填写的词语只能是几个字。如:①根据上述材料,可以用“________”这个成语来概括老子的政治思想。②由上述两则材料可知,荀子主张________ 治,而韩非子主张________治。

解答这类试题,考生要特别注意题干的要求,并以此作为筛选的重要依据。要学会快速浏览信息,通过压缩主干,提取要点,来捕捉关键词语。

2.整合材料题

题目给出几则材料,材料之间有相同、相似或相反的关系,把这几则材料组合在一起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如:从上文中摘录出孔子的名言,来概括“忠”“恕”的内涵。

解答这类试题,要注意找出材料中的核心内容(总领句、中心句等),思考材料所指向的思想内涵,分析材料中的内在联系,根据题目要求,全面关注每一则材料,综合作答。

3.提炼观点题

题目给定一段或几段传统文化经典材料,要求提炼语段的中心意思,有时还要求写出具体的分析或理由,甚至要求考生对这一中心观点进行评价。如:①请简要概括孔子和子贡对“过”的看法。②联系“天行有常”,可以看到荀子认识到了天地运行________。

解答这类题目,关键在于中心意思概括要准确、分析要精到、表述的语言要简练,做到材料与观点吻合,分析得当,评价客观而不失理性。

4.联系实际题

命题人在题干中明确要求考生联系实际作分析,如:简要分析上述两段文字的含义的异同,并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解答这类题目,一是要由理论到实践,从文化内涵出发,联系实际,分析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二是从实际生活中碰到的问题入手,反观古代文化思想,理性地富有时代感地去理解其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我们要了解该思想流派的形成背景、发展历史和对社会的影响。坚持一分为二、实事求是的原则,既不顶礼膜拜,也不全盘否定。

5.比较分析题

诸子百家的思想观点往往形成鲜明的对比,甚至儒家内部的思想也是比较复杂的。命题人要求考生通过比较分析,发现其各自的特点以及对现实的影响,来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解答这类试题,需要对不同的思想观点仔细辨析,要善于找出材料中的不同观点;通过对不同观点(态度)的分析比较,谈谈自己的看法,分析问题需要一定的思想深度,谈看法要有一定的见识。

[即学即练]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论语·先进》)

子谓公冶长:“可妻①也。虽在缧绁②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③妻之。(《论语·公冶长》)

【注】①〔妻〕嫁给,给某人做妻子。 ②〔缧绁〕捆绑犯人用的绳索,指牢狱。 ③〔子〕这里指女儿。

1.上述材料体现了孔子为人处世的________的态度。

【示例】 爱憎分明(是非分明、扬善嫉恶)

【解析】 通读语句,疏通大意,找到答题区间。根据原句的意思,冉有的做法不仅没有尽到人臣谏正的责任,更违反了为政以德、以民为本的思想;季氏是大夫,周公是诸侯,季氏富于周公这是越礼;公冶长虽是囚犯,却素有美德,有才能。由此可以概括孔子为人处世时的是非分明、扬善嫉恶的态度。

2.根据上述材料,简要分析孔子是如何察识学生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 ①着重审察品德,如公冶长虽被囚却素有美德。②不能只看身份贵贱(遭遇荣辱、处境穷达),如公冶长虽是囚犯,但仍有值得赞赏之处(有才能)。③细察言行、动机,如冉求为季氏敛财,不合德政,不明是非善恶。④“观过,斯知仁矣”(了解一个人的“过错”,就可知他是否具有仁德了),因为“过错”有真假、大小和主客观原因之分,如公冶长虽被囚,却可能是被人冤枉。⑤全面辩证地考察,如冉求虽然是贤弟子(“孔门十哲”之一),但也有犯错的时候。

【解析】 这道题要求简要分析孔子是如何察识学生的。通读上述材料,疏通文意。这类题目在解答时既要肯定其积极意义,又要指出其消极的影响。

〖参考译文〗

季氏比周朝的公侯还要富有,而冉求还帮他搜刮来增加他的钱财。孔子说:“他不是我的学生了,你们可以大张旗鼓地去攻击他了!”

孔子评论公冶长说:“可以把女儿嫁给他。虽然公冶长被关进牢里,不是他的罪过。”把女儿嫁给公冶长做妻子。

二、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3~4题。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

齐①必变食,居必迁坐。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饣壹而饣曷 ②,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③。惟酒无量,不及乱。(《论语·乡党》)

【注】①〔齐〕通“斋”,祭祀时的斋戒。 ②〔食饣壹而饣曷〕指食物腐败变味。 ③〔食气〕气同“饩”,食气指主食。

3.小如饮食者也常蕴含着大道理。孔子认为“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简析其中蕴含的孔子的思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 中庸。席上肉虽多, 但不要比饭吃得多;只有酒不限量, 不要醉就可以了。这体现了孔子折中、适当、不走极端的处世原则。

【解析】 题干要求简析“肉虽多,不使胜食气;惟酒无量,不及乱”中“蕴含的孔子的思想”。首先应理解这句话的含意,再结合《论语·乡党》里的内容,可以知道,这段话反映的是“中庸”的思想,体现了折中、不走极端的处事原则。

4.上述材料中,孔子一方面明确批判“耻恶衣恶食者”,大加赞赏颜回“箪食瓢饮”;另一方面又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你认为这两者是否矛盾?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 不矛盾。前者孔子之所以反对讲究吃穿,是对“道”的强调。他认为作为君子应该追求正道,即便是粗茶淡饭也能如颜回一般“安贫乐道”。后者孔子之所以对饮食极为重视,则是对“礼”的强调。祭祀斋戒是重要的礼,自然要讲究相应的饮食。

【解析】 解答本题,应先明确自己的观点,是“矛盾”还是“不矛盾”,然后结合语境分析这两句话。一方面,批判“耻恶衣恶食者”,《论语·雍也》中说“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肯定颜回的“安贫乐道”,《论语·里仁》中说“士志于道”,这是说君子应追求正道,这两处都是强调“道”。另一方面,“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则是对饮食的重视,强调的是“礼”。

〖参考译文〗

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孔子说:“读书人立志于追求真理,却以穿得不好吃得不好为耻辱,那就不值得和他谈论什么了。”

斋戒时一定要改变平常的饮食,住处也要变动。

食物不嫌做得精,鱼肉不嫌切得细。食物变质腐败,鱼肉腐烂,不吃。颜色难看,不吃。气味难闻,不吃。烹调不当,不吃。不是时候,不吃。切得不合刀法,不吃。没有合适的调味酱,不吃。肉虽然吃得多,但不超过主食。只有酒不限量,但不要喝醉。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5~6题。

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论语·卫灵公》)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5.孔子认为,君子实践“义”的条件有符合礼仪、________ 、__________。

【示例】 态度谦逊 有诚信

【解析】 注意结合句中词语“孙以出之”“信以成之”概括“态度谦逊”“有诚信”。

6.孔子的“杀身成仁”应如何理解?与孟子的“舍生取义”有何关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 孔子用“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阐述了自己的理想和行为方式,那就是在生死关头宁可舍弃自己的生命也要保全“仁”。而孟子“舍生取义”的主张,正是对孔子“杀身成仁”思想的进一步阐明。

【解析】 注意结合句子“无求生以害仁”分析“杀身成仁”的内涵,然后分析二者之间的继承关系。

〖参考译文〗

孔子说:“君子以义作为根本,用礼加以推行,用谦逊的言语说出它,用诚实的态度完成它,这就是君子呀!”

孔子说:“志士仁人,不贪生怕死因而损害仁德,只勇于牺牲来成全仁德。”

四、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7~8题。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论语·述而》)

7.“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可看出孔子怎样的品格?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 坚韧,对“圣”“仁”理想的坚定。

【解析】 回答这个问题,要回归原文,这段文字表现了孔子谦虚和执着的品格。

8.孔子曾说“我欲仁,斯仁至矣”,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如何实现“仁至”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 ①要有实践“仁”的正确方法,即“近取譬”,首先是拿自己打比方,自己想站得住也使别人站得住,自己想行得通也使别人行得通,这样“仁”才能切实可行;②要有实践“仁”的正确态度,即“不厌倦”,持之以恒,就可以慢慢接近“仁”。

【解析】 解答本题,要理解这两段材料的含意,摆明自己的观点。材料一是说自己想站得住也要使别人站得住,自己想行得通也要使别人行得通,这样“仁”才能切实可行。材料二抓住“为之不厌,诲人不倦”,是说要有实践“仁”的正确态度,即“不厌倦”,持之以恒,就可以慢慢接近“仁”。孔子从不轻易许仁以人,那是因为实行仁德确实不容易,需要宽阔的胸襟和坚忍的意志,并且要终身行之。“我欲仁,斯仁至矣”说的就是一个人只有主观上树立起追求仁德的理想,并付诸行动,才能到达仁的境界。

〖参考译文〗

子贡说:“如果有人广泛地给人民许多好处,又能周济众人,怎么样呢?可以说是仁道吗?”孔子说:“何止是仁道,那必定是圣德了!尧、舜尚且对这此有所不足。仁道,就是自己要站得住,也要使别人站得住;自己想要通达,也要帮助别人通达。能够就眼下的事实选择例子一步步去做,可以说是实践仁道的方法了。”

孔子说:“讲到圣和仁,我怎么敢当?不过是学习和工作总不厌倦,教导别人总不疲劳,就是如此罢了。”公西华说:“这正是我们学不到的。”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0题。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论语·八佾》)

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论语·雍也》)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论语·子路》)

9.请用一个短语概括前两则材料中表现出来的社会现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 礼崩乐坏

【解析】 礼,指“周礼”,即五经里面的《礼》;乐,指庙堂之乐。“礼崩乐坏”指孔子感叹西周等级森严的分邦建国制度遭受诸侯征战日渐崩坏而引起的社会秩序混乱的现象。

10.根据上面的材料,简析孔子的观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 孔子认为统治者应该首先纠正与礼乐制度相违背的各种名分,这样才能做到统治有序。孔子的“正名”是为了维护等级伦理制度,恢复礼治。

【解析】 孔子的思想中,周礼是根本不可更动的,从井田到刑罚,从音乐到酒具,周礼规定的一切都是尽善尽美的,甚至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在这里,孔子慨叹当今事物名不副实,主张“正名”。尤其是孔子所讲,现今社会“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的这种状况,是不能让人容忍的。

〖参考译文〗

孔子谈到季氏:“他用六十四人在自己的庭院中奏乐舞蹈,这样的事他都忍心去做,还有什么事情不可狠心做出来呢?”

孔子说:“觚不像个觚了,这也算是觚吗?这也算是觚吗?”

子路说:“卫国的国君等待您去治理政事,您打算首先做什么?”孔子说:“那一定是纠正名分上的用词不当吧!”子路说:“有这样做的吗?您的迂腐竟到了如此地步吗!为什么要纠正呢?”孔子说:“真粗野呀,子路!君子对于他所不懂的,大概采取存疑的态度。名分不正,说出话来就不顺;话不顺,事情就办不成;事情办不成,礼乐(制度)就兴办不起来;礼乐(制度)兴办不起来,刑罚就不能得当;刑罚不得当,百姓就会(惶惶不安)不知道将手脚放在哪里。所以君子确定一个名号,一定有理由可以说出来,说出来的话一定行得通。君子对于自己所说的话,是从不马虎的。”

六、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1~12题。

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论语·颜渊》)

和氏之璧,不饰以五采;隋侯之珠,不饰以银黄。其质至美,物不足以饰之。夫物之待饰而后行者,其质不美也。(《韩非子·解老》)

11.同样谈及外在文饰与内在本质的关系,子贡和韩非子的观点有什么不同?请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 子贡:文质并重。韩非子:质胜文(或至美之质无须文饰或不美之质才需要文饰)。

【解析】 两则材料都在谈论对“文与质关系”的看法,子贡语录中“文犹质”“质犹文”,体现了“文与质同样重要”的观点;韩非子语录中“其质至美,物不足以饰之”,体现了“美好的事物是不需要外在装饰”的观点。

12.子贡和韩非子的“文质观”,你更认同哪一个?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 我更认同子贡的观点。美好的外形如果离开了纯真朴实的内在,那就是徒有其表;纯真朴实的内在如果不配以美好的外形,形就显得不美。而韩非子将文与质截然对立,互不共存,那是错误的。//我更认同韩非子的观点。质,是万事万物的根本,最美的质无须美好的外饰;只有不美的质才用美好的外饰来遮掩。如果不求质而一味追求文,那就是舍本逐末,本末倒置,甚至大搞形式主义,这是极为有害的。子贡将文与质并重,没有分清本末主次,没有看到两点之中有重点,这是错误的。

【解析】 两种观点截然不同,认同哪个观点均可,但必须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如认同子贡的观点,应侧重谈文的重要性;如认同韩非子的观点,则应侧重谈事物的本质属性或根本属性。

〖参考译文〗

子贡说:“真遗憾,夫子(棘子成)您竟然这样评说君子。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文采和本质,都是同等重要的。去掉了毛的虎、豹皮,就如同去掉了毛的犬、羊皮一样,区别就很小了。”

和氏璧,不用五彩修饰;隋侯珠,不用金银修饰。它们的本质极美,别的东西不足以修饰它们,等待修饰然后流行的事物,其本质并不美。

,
原文链接:http://www.souke.org/news/show-96207.html,转载和复制请保留此链接。
以上就是关于论语前十章解读及新时代意义探究(论语重要章节的理解)全部的内容,关注我们,带您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标签: 孔子 论语 材料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资讯
网站首页  |  VIP套餐介绍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SITEMAPS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