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潘杰辉搬出了祖辈世代居住的大苗深山,全家人离开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杆洞乡锦洞村,来到融水县双龙沟景区内的扶贫安置点——梦呜苗寨,过上了新生活 。
47岁的潘杰辉从9岁起就帮家里种田放牛,与土地打了30多年交道。到了梦呜苗寨,潘杰辉和妻子潘英华当上了演员,通过参加实景演出、表演吹芦笙、踩堂舞等,每人每月有近3000元的稳定收入。他说,以前在大山里,种地的收成勉强糊口,遇到急事只能四处借钱,现在收入稳定,心里踏实多了。
2017年起,融水县在双龙沟景区建设旅游扶贫安置点——梦呜苗寨,目前包括潘杰辉一家在内,共有12户42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入住。苗寨里的吊脚楼都是从大山深处贫困村里“打包”搬出、重新起楼的“原生态”房屋,里面通水通电,配备卫生设施。贫困户保持了原有的生活习惯,生活质量大幅提高,实现了“搬得出、住得下、能就业”。梦呜苗寨计划引入至少100户贫困户,通过旅游带动更多苗族同胞脱贫。 今年,潘杰辉花3000多元买了一辆电动车接送孩子上学。“孩子转学到县城,教育环境好了,希望他们能好好读书,考上大学。” 潘杰辉说。 新华社记者陈君清摄
在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双龙沟景区拍摄的梦呜苗寨(1月15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陈君清摄
在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双龙沟景区梦呜苗寨,潘英华准备开始表演(1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陈君清摄
在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双龙沟景区梦呜苗寨,潘杰辉和潘英华为游客表演传统苗族民俗(1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陈君清摄
在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双龙沟景区梦呜苗寨,潘杰辉为游客表演吹芦笙(1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陈君清摄
在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双龙沟景区梦呜苗寨,潘杰辉和妻子潘英华在管护田园(1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陈君清摄
在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双龙沟景区梦呜苗寨,潘杰辉和潘英华准备外出(1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陈君清摄
在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双龙沟景区梦呜苗寨,潘杰辉的妻子潘英华在演出前为他整理服饰(1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陈君清摄
在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双龙沟景区梦呜苗寨,潘杰辉一家在吃饭(1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陈君清摄
在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双龙沟景区梦呜苗寨,潘杰辉在种地间隙遛鸟(1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陈君清摄
在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双龙沟景区梦呜苗寨拍摄的潘杰辉一家居住的吊脚楼(1月15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陈君清摄
在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双龙沟景区梦呜苗寨,潘杰辉一家和邻居的孩子在一起(1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陈君清摄
,